|
流程圖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簡要說明
綜合廢水由地下管網收集后,自流入調節池,含少量酒精的廢水單獨存放,由泵均勻打入調節池內與其它廢水混合。調節池底設有預曝氣,起到攪拌作用,同時使廢水充分混和以及防止懸浮物沉積在調節池中產生厭氣。
然后經提升泵將水提升至混凝沉淀池內。廢水在進入混凝沉淀池前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因混凝劑為電解質,在廢水里形成膠團,與廢水中的膠體物質發生電中和,形成絨粒沉降。混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廢水中的粒徑為10-3~10-6 mm的細小懸浮顆粒,而且還能夠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營養物質、重金屬以及有機物等,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在進行下一步處理。
混凝沉淀出水進入超聲脫氮裝置,利用超聲波氣振作用,將廢水中的NH3—N化學鍵斷裂,破壞其相對穩定的分子結構,從而能使NH3—N轉化為單分子N2和NH3從水中逸出,達到脫除廢水中呈穩定分子結構的氨氮。
之后廢水自流進入中間水池,利用提升泵將廢水提升至IC厭氧罐內,厭氧反應器是UASB反應器污泥顆粒化和三相分離器基礎上而改進的新型厭氧反應器,屬于EGSB的一種,IC由兩層三相分離器組成,可看成是兩個UASB串聯而成。它的特點是:在一個高的反應器內將沼氣的分離分為兩個階段。在反應器下部形成一個高負荷的膨脹顆粒污泥床,在此大部分COD和BOD降解轉化為沼氣。沼氣中甲烷含量約為百分之六十五到七十五。這里產生的沼氣由低部位分離器收集,并形成氣提,攜帶水和污泥經“上升”管沖至反應器頂部氣液分離器內。沼氣由此被分離出來,泥水混合液將再循環降到反應器底部,形成一個內循環流。處理后的出水經過下部分離器上升至反應器的高部位進行低負荷的后處理。在上部精處理后的水經出水堰溢流排出。
厭氧出水進入PSB池進行生化,PSB池在槽內形成耗氧區、兼氧區和厭氧區,具有好氧、兼氧、厭氧相應的菌種及作用,有著非凡的適應性和處理效果,并配有國內先進的PSB光合菌種,是一種高負荷生化處理設備,可用于多種濃度的工業污水處理,特別是存在一定難度需要水解和脫氮的廢水。
PSB出水后進入A/O池,生化法主要采用酸化水解—好氧氧化串聯工藝,酸化水解工藝是解決廢水COD值高,可生化性差的難題的有效前置技術,酸化水解的目的是對廢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質和溶性物質通過水解酸化,降解為小分子物質和可溶性物質,提高可生化性和BOD/COD值,為后續好氧生化處理創造條件。好氧氧化工藝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該工藝由于易于管理,產泥量少,污泥不易發生膨脹現象及運行成本低等特點,是目前大中型廢水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之一。同時,好氧生化處理產生的剩余污泥經沉淀池全部回流到兼氧生化段,進行厭氧消化,減少整個系統剩余污泥排放,即達到自身的污泥平衡。
接觸氧化池為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污水的主要反應場所,在此氧化能力強,可快速低耗地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CO2、H2O和其它的無機物,化有害為無害,使廢水得到凈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由于易于管理,產泥量少,污泥不易發生膨脹現象及運行成本低等特點,是目前大中型廢水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之一。同時,好氧生化處理產生的剩余污泥經沉淀池部分回流,減少整個系統剩余污泥排放并可保證生物處理工藝中的生物量。
由生化處理的污泥在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沉降污泥回流到前級處理設施,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污泥濃縮后,采用帶式壓濾機進行脫水處理。
二沉池出水投加絮凝劑,然后經過濾罐來保障出水達標。
污泥采用壓濾機進行壓濾處理,壓濾后的污泥由有資質單位合理處置。
|
|||
|